冬季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具体做法猪是发展养猪生产的基础。在养猪生育中,尤其是在冬天,仔猪年龄越小,死亡率越高,尤其出生后7日内为最多。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白痢、发育不良、压死和冻死。 所以,加强初生仔猪7天内的保温、防压护理,这是第一关键时期。从出生后10-25天,由于母猪泌乳一般在21天左右达高峰后就逐渐下降,而仔猪生长发育却迅速上升,需乳量不断增加,如不及时喂料,以补充母乳之不足,容易造成仔猪瘦弱得病而死亡,这是第二关键期。仔猪一个月后,死亡较少,食量增加,这是仔猪由吃乳为主过渡到吃料独立生活的重要准备期。 下面介绍几个冬季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具体方法。 1.加强母猪饲养管理 母猪妊娠后期应采用单圈饲养,严禁饲喂发霉、变质、腐败、冰冻带毒饲料,做好防寒并保证充足饮水。 2.加强对初生猪的精心护理 接生后应用及时擦干净仔猪身上的羊水,并挪到暖和的地方,初生体重大的仔猪成活率高,初生体重小的仔猪成活率低。 3.过好初生关 (1).防寒保温、防冻防压。仔猪生后24小时内产房要保证35℃左右温度,为此: ①堵塞风洞(门窗),铺垫草保持室内干燥是基本保温措施。 ②设护仔栏、安装红外线灯泡。 (2).做好助产工作。 ①产前3-4天每日要用温水清洗按摩乳房、以刺激乳腺,促进产后乳汁分泌。 ②临产母猪乳房、外阴部用0.10%高锰酸钾水擦试消毒,并挤掉少量初乳。 (3).及早补料。母猪产奶高峰21天左右,以后产奶逐渐少,而仔猪生长较快,食量日增。试验证明,初生重越大,生活力越强生长越快,断奶体重越高,育肥增重越快,饲料消耗少经济效益高(仔猪饲料报酬最高,约为1.5—2:1)。因此,给仔猪提前补料至关重要。补料应在生后5日开始。前3天应人工强制补料,购买营养丰富、易于消化吸收的仔猪颗粒料,用手捏些放入仔猪口中,连续饲喂2-3天。 (4).固定乳头、吃足初乳。 ①固定乳头:这样每次吃奶时都坚持人工辅助固定,2-3天可习惯固定乳头吃奶,以保证每窝仔猪均衡生长。 ②吃足初乳:初乳和常乳比较,初乳中还含有仔猪建立自身免疫的抗体,吃足初乳能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,保证生长发育良好。 4.过好断奶关 适时断奶仔猪从母乳中获得的被动免疫能力只能维持2-3周龄,而仔猪自身免疫系统的形成一般在4-6周龄,所以4周龄仔猪抵抗力最差。 由此可见,早期断奶不仅要求严格的环境条件,完善的饲料,还要精心管理。如果仔猪断乳不当,断乳后就人掉膘、减重、体质变弱,生长受阻,甚至引起大批死亡。 因此,断乳时,必须把母猪调离出去,让仔猪留在原圈内饲养一段时问。然后,再按中弱、大小分群或出售。仔猪断乳后的最初半个月到1个月,必须保持哺乳期的饲料种类和饲喂次数,以后逐渐改为断乳仔猪饲用。 5.防冻防痢 仔猪对环境、营养和管理要求极高,初生仔猪的环境适温为30-34摄氏度。仔猪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冻死、压死及下痢。这是因为初生仔被毛稀疏,皮下脂肪极少,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完善,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很差,缺乏被动免疫力。 据统计,体重小于1公斤的仔猪有60%-70%死亡。加之,猪1次产仔延续3-4个小时。此间,对于已产出的仔猪不管不顾,若无人助产、护理,极易冻死、憋死。仔猪下痢,不仅影响其生长发育,甚至全造成死亡。一般仔猪白痢较为多见。 防治方法是:在仔猪生后吃第1次乳前,喂给0.1%高锰酸钾2-3毫升,以后每隔5天1次;或在仔猪开食后,每头每天用土霉素15毫克拌料饲喂。同时要搞好饲料、食糟、饮水和母猪乳头的清洁卫生,不让仔猪啃咬脏物。一旦仔猪发生白痢,可用吠喃西林或痢特灵每日0.1-0.3克,或磺胺眯每日0.75-1.2克,均分两次内服,连用2-3天。 空怀母猪的16个淘汰原则 1、依胎龄结构,种猪群中各产次母猪的比例要保持稳定,1~8产次母猪的理想比例结构分别为20%、18%、17%、16%、14%、10%和低于5%。 2、母猪的使用期有一定的年限,通常要淘汰已连续产6胎的母猪,如果母猪的母性、产仔数量、哺乳质量等特别好,可以延长淘汰时间,但最长不能超过9胎。 3、淘汰连续2胎以上产仔数少于7头仔猪的母猪,但初次配种体重太轻、妊娠期过渡饲喂、哺乳期失重过多、断奶体况差的母猪不包括在内。 4、仔猪断奶后14天以上,经过合群、放牧运动、公猪诱情、补料催情,连用激素处理后2个月仍不发情的母猪。 5、淘汰受孕困难或经配种3-4个发情周期才受孕以及多次配种仍不能受孕的母猪。 6、淘汰泌乳能力差,具有无效乳头或无乳少乳,经过催乳后仍不能正常哺育仔猪的母猪,即所产仔猪21日龄平均体重低于5kg的母猪。 7、淘汰生产畸形(疝气、隐睾、单睾、锁肛)、木乃伊等有遗传缺陷仔猪以及后代生长速度、胴体品质等指标均低于平均值的母猪。 8、淘汰母性不强,拒哺、弃仔、食仔,并屡教不改的母猪。 9、母猪患有乳房炎、子宫炎、阴道炎,泌乳能力下降,经药物处理而久治不愈的母猪。 10、难产、子宫收缩无力,产仔困难,连续2胎以上需要人工助产的母猪。 11、淘汰患有肢蹄疾病或肢蹄受伤产生障碍,有关节炎、行走困难或不能正常行走的母猪,及患病15天以上未能恢复的母猪。 12、淘汰过肥过瘦以及10~11个月龄不出现发情反应,采取多种催情措施无效的青年母猪。 13、淘汰繁殖力低于目标值,包括2胎中有3只活仔猪体重低于1kg、生产成绩排在后20%和连续2胎仔猪死亡率高的母猪。 15、淘汰连续2次以上流产的母猪。 16、患过病毒性传染病的母猪要及时淘汰,最好母猪每年3~4次按胎次进行常规血清学检测,淘汰野毒呈阳性的母猪,或加强免疫抑制排毒和再感染。
1、 问:哺乳母猪在炎热季节的突然死亡该如何避免? 答:a)加强产房的防暑降温工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:当室温超过25℃时,应该用风扇加强通风;当室温超过30℃时,在加强风扇通风的同时,可以在母猪的头颈部上方安装4分胶水管,用12#针头扎孔,给临产母猪的头颈部滴水降温,80~100滴/分钟,防止热喘息。 b)防止阳光照射,已经出现阳光照射的产房,应该马上在窗外装防晒网,而蒙住玻璃窗是不合理的,因为产房的窗子需要适当敞开通风。 c)当母猪出现明显的热喘息时,不要急着用药,而是先用凉水去淋母猪的头颈部,水不用太大,只要能够淋湿就行,同时加强通风,如果体温一时降不下来,可以考虑用消过毒的针头去扎母猪耳静脉较粗的部位,放血降温,等母猪的情况逐渐稳定时,再注射6毫升盐酸氯丙嗪,对于放过血的母猪要用药物抗菌消炎。 d)产房值班人员必须主动给需要降温的母猪淋水,避免母猪把栏舍弄得过于潮湿,特别是及时处理粪便,留意地面的状况是否容易使母猪打滑,并采取清洁干燥措施。 e)炎热季节母猪容易食欲减退,在采取综合措施后,母猪的食欲改善了,但喂料量要逐渐增加,切忌让康复的母猪暴食。 2、问.头胎母猪为什么产仔后容易消瘦? 答:头胎母猪产仔后消瘦的情况比较普遍,引起消瘦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因素: a)头胎母猪没有产仔和哺乳的经验,容易受到较大的应激,从而影响食欲,采食量很难提高。 b)头胎母猪的胃容量肯定比经产母猪小,采食量也肯定比经产母猪少,但是它们的泌乳任务都差不多,而头胎母猪本身还处于生长发育期,这样一来,营养补充不够,只能消耗自身的体膘,最终导致日渐消瘦。 |